什麼是 CPM?數位廣告指標大解析!

CPM 的定義與計算方式

 

• CPM(Cost Per Mille)是廣告界常用的一項指標,代表每千次廣告曝光所需付出的成本,要注意的是點擊、連結...都不算在此,這邊只指單純的曝光次數。

 

• 計算公式:CPM =(廣告曝光數/廣告費用)×1000

 

例如:你期望在平台獲得100K的曝光,而你投入10K的費用,那 CPM 就等於(100K/10K)X1000=10,意指預算10K的情況下,每千次曝光需花費10元。

 

其他常見的「C字」廣告術語

 

看到許多「C」開頭的廣告術語讓你霧煞煞?下面介紹將讓你不在搞混它們!

 

CPC

 

• CPC(Cost Per Click)指的是每次點擊你曝光的廣告所需的成本,即單次點擊成本,這邊點擊也意味著將用戶從平台廣告帶至你的網站的過程,廣告主透過CPC 來管理廣告預算,根據點擊效果來優化廣告投放策略,常用於付費搜索廣告(如 Google Ads)、社交媒體廣告(如 Facebook Ads)等廣告平台上。

 

• 計算公式:CPC = 廣告費用/廣告點擊次數

CTR

 

• CTR(click through rate)是指曝光廣告被受眾點擊的機率,即點擊率,通常以百分比表示。CTR 是衡量廣告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,高 CTR 代表廣告更具吸引力和效果,廣告主可透過優化廣告創意、改善廣告定位等方式來提高 CTR,進而提高廣告回報。

 

• 計算公式:CTR =(廣告點擊次數/廣告曝光次數)×100%

CPA

 

• CPA(Cost per Action)指的是每次完成行動所花費的成本,又稱括完成訂單、註冊會員或表單填寫等,與 CPC 的有些不同,CPA 更傾向銷售、轉換導向,如電商網站的產品銷售廣告、服務形式的廣告。CPA 優點在於針對性更強,但其成本通常也比 CPC 和 CPM 等計費方式成本更高。

 

• 計算公式:CPA = 廣告總成本/廣告轉換次數

CPM 於廣告市場上的影響因素

 

CPM 指標影響著許多市場上不同的判斷,讓我們用不同角度來看看吧!

 

以廣告主的角度看待 CPM

 

• 訂定目標預算與平台選擇

 

CPM 可用幫助廣告主的設定廣告目標,同時也能以此衡量不同媒體平台的 CPM,分配至最符合其預算和目標受眾的平台。

 

• 廣告優化

 

高 CPM 可能意味著廣告內容不夠吸引人或定位不準確,廣告主可能會根據 CPM 的變化來優化廣告,提升廣告效果。

 

以廣告平台的角度看待 CPM

 

• 定價策略

 

CPM 影響著平台對廣告位的定價策略,根據自身流量、受眾特徵以及市場競爭情況來設定合適的 CPM 價格,以保證廣告主的滿意度和平台的收益。

 

• 平台優化與庫存管理

 

平台會根據 CPM 來管理廣告庫存, 如 CPM 較低,可能就要嘗試優化內容、提升用戶體驗等方式來提高流量質量,從而提高廣告位的吸引力與 CPM,抑或尋找更多的廣告主來填補庫存。

 

• 與廣告主建立良好關係

 

CPM 影響著平台與廣告商的合作策略,盡可能與提供高 CPM 廣告的合作夥伴進行更緊密的合作,以利益最大化。

 

台灣網路廣告 CPM 概況 

 

隨著台灣網路使用率的增加,廣告主對網路廣告的需求也相應增加,可能使得 CPM 上升,但隨著競爭激烈且逐漸邁向成熟的市場,也有平台通過提供更多的廣告庫存來保持 CPM 的穩定或下降,以吸引更多的廣告主。

 

綜合來看,台灣網路廣告的 CPM 價格趨勢取決於多個變數,廣告主制定行銷計劃時,應該全方位的進行市場研究和評估競爭動態等才能獲得好的成效,又或者可以交給專業的網路行銷公司為您制定合適的行銷策略,讓您的廣告獲取最大的成功!

做為一名市場行銷、公共關係及業務發展的重要推手,熟悉各式社交媒體工具,頂尖的網站內容優化能力,更擅長與 B2B 夥伴建立緊密連結,擁有許多業界實戰經驗。